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南门鸟巢”展现雄姿

    • 更新时间:2010-8-5 9:13:52  文章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第一次采用场馆方式保护大型文物遗迹,第一次采用编织结构进行场馆建设,第一次在钢结构工程中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第一次大规模采用静压桩施工……昨天,市民所关注的“南门鸟巢”——南门遗址广场钢结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这一用钢铁打造的工程不仅施工方式类似北京“鸟巢”,而且还“创造”了多项“第一”。

     

      昨天,南门遗址广场工程钢结构安装完成,进入扫尾阶段。记者昨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探访。

     

      钢架好似“北京鸟巢”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南门遗址广场钢结构焊接基本完成,整个“南门鸟巢”已显露雏形。

     

      据介绍,南门遗址保护展示馆室外建筑由钢结构骨架支撑,东西长约76米,南北跨度约29-40米,檐口高5-6米,最大高度12米,建筑总面积2660平方米。“这一建筑采用菱形交叉的编织结构,这样的结构与北京奥运鸟巢类似。”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说,整个工程的钢结构钢梁大约需要300多吨。

     

      GPS卫星定位施工

     

      “南门鸟巢”钢架由众多的面构成,如果一个焊接点达不到要求,就会给整个施工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何破解技术上的难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保证施工的精度,这一工程首次采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和全站仪,从而保证误差不超过3毫米。

     

      据施工专家介绍,这次建设的南门遗址保护展示馆外形独特,有17个大面,钢结构采用“悬浮法”安装方式,像建空中楼阁一样,这就要求施工的精度相当高。

     

      如何保证施工的精度?施工人员介绍说,用普通的肉眼观看肯定不行,用尺量的误差也大,因此在这一工程中便首次采用了GPS卫星定位技术,同时配合采用全站仪设备,使误差不超过3毫米。

     

      千根静压桩打牢地基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已经焊接的菱形钢架是焊接在一根巨大的长方形钢管上,而这些钢管又支撑在了一个个承台上。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这些承台下有近千根两米长的静压桩。

     

      按照常规的方法,做基础是先用冲击打桩的方法或者钻孔浇筑。但用冲击桩和钻孔桩这样的施工方法,对文物容易造成破坏。为防止大型机械震动对遗址造成破坏,这次在施工时采用了特殊的施工方式,10米左右距离建一个承重台,承重台长2.75米、宽2.5米。承重台四个角上有4个洞,顺着这4个洞,像按图钉一样,通过静态加压的方式,用力将一根根桩按入地下,然后再在这个承重台上安装钢结构大梁。由于液压装置几乎没有震动,因此这样的施工方式几乎对遗址没有影响。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行业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