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鹦鹉洲长江大桥昨日奠基 预计在2015年建成通车

    • 更新时间:2010-8-27 10:18:57  文章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昨日上午,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奠基仪式,在汉阳江滩鹦鹉洲广场举行,并打下第一钻。该桥工程造价为30.8亿元(不含配套工程),并有望成为武汉首座采用BT建设模式的长江大桥。

      “BT”是“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投资方完成工程建设并通过验收后,再将工程移交给政府,最后政府给投资方“结账”,此前,所有武汉长江桥隧,都是从一开始就由政府投资建设。

          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双向8车道,桥面全宽38米,是长江武汉段最宽的大桥。其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预计到2020年日通车9.5万辆,跟目前长江大桥的通车量相当,建成后能有效缓解长江大桥的通车压力。

          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介绍,鹦鹉洲长江大桥为城市快速路,设计寿命100年,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抵御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桥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这比广泛采用的钢结构更便宜,桥梁也更易维护。“钢桥”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刷漆维护,而混凝土结构不必这样。

      鹦鹉洲大桥的修建,也让附近居民十分激动。昨日的奠基现场,家住汉阳江滩旁的邹爹爹说,他以前去鲁巷走亲戚,过一桥要花近一个小时,等鹦鹉洲大桥修好了,估计可以节约半小时。不过,他也希望,桥梁施工时应控制噪音,在经过居民区时最好设隔音墙。

          昨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奠基仪式举行。在现场,该桥设计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朱旭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有关疑问进行了详解。

      为何不设自行车道

      有部分市民呼吁,鹦鹉洲大桥应设行人和自行车道。朱旭初说,这种设计在技术上不难实现,但问题是,规划部门已将鹦鹉洲大桥定位为内环线过江通道,属于快速路,而快速路是不能设行人和自行车道的。

      他介绍,鹦鹉洲大桥为双向八车道,将是武汉最宽的大桥,其中两侧各有一股车道为检修车道,宽0.75米。

      为何不与地铁合建

      朱旭初说,当初也曾考虑将鹦鹉洲大桥建成公轨两用大桥,与地铁4号线二期合用一个桥位。但由于地铁4号线二期在汉阳、武昌的走向与该桥桥位并不直接衔接,如果合用鹦鹉洲大桥,其线路将七弯八拐。最终,地铁4号线选择以过江隧道的方式通过长江,鹦鹉洲大桥单建公路大桥。

      大桥主缆承重多少

      鹦鹉洲大桥是三塔四跨悬索桥,全部重量系于两根主缆之上。朱旭初介绍,每根主缆长2280米、直径70厘米,承重2万多吨,两根共承重4万多吨。如此“大力士”,足以应付8车道的滚滚车流。

      中间主塔为钢结构

      鹦鹉洲大桥三座主塔外观好像没什么区别,其实中间的主塔与两侧主塔并不相同。朱旭初说,两侧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中间主塔为钢结构,保证了所需的刚度和柔度。当车辆通过桥面时,会对桥梁产生横向拉力,中间的钢塔可适当变形抵消这种拉力,从而保障桥梁的安全。

      桥面沥青不会漂移

      白沙洲长江大桥桥面的沥青曾发生漂移,原因是沥青与钢桥面结合不紧密。为杜绝这种情况再度发生,鹦鹉洲大桥采用了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即最下面为钢桥面,之上为混凝土结构,最上面铺设沥青。采用这种结构后,桥面沥青将不会漂移。

      大桥采用什么颜色

          朱旭初介绍,目前有专班正在研究鹦鹉洲大桥的景观问题,最终采用何种颜色尚未确定。已公布的效果图上采用的是灰色,但这只是几种候选颜色之一,其它候选颜色还有红色、古铜色、绿色等。

      武汉建桥“加速度”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注定了江城武汉同时也是一座“桥城”。回顾武汉建桥史,不难发现,武汉建桥频率越来越快。

      1955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贯通,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但此后34年,武汉没有在长江上再建一座桥,“三镇一线牵”的格局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1991年,武汉长江二桥开工,1995年6月建成通车,与长江大桥一起组成武汉老内环线,号称“万里长江第一环”。

      1997年5月,白沙洲长江大桥开建,2000年9月通车;1998年12月,军山长江大桥又正式开工,2001年12月通车。武汉首次出现两桥同建的喜人局面。

      2003年11月,武汉第5座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开建,2007年12月建成。阳逻长江大桥建设开工仅1个月后,即2003年12月,武汉第6座长江大桥、也是第二座公铁两用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奠基,2009年12月通车。武汉开创同一年开建两座长江大桥的历史。

      2004年11月,武汉长江隧道开工建设,2008年12月通车,长江武汉段更形成三个过江通道同步施工的壮观景象。

      武汉第7座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于2008年7月动工,目前尚未竣工。而第8座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已于昨日奠基,2座大桥同时建设的局面再次出现。

      武汉建桥频率越来越快,折射出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市一年的城建投资只有几个亿,日子过得紧巴巴。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城建投资连续迈上新台阶,从数十亿、上百亿到近年的数百亿。如今,武汉又放眼未来,规划了多座新的过江通道,包括青菱、三阳路、二七路等过江通道,江城的明天会更美。

       武昌桥头将现又一个“徐东”

    鹦鹉洲大桥,西起汉阳梅子路口,东至武昌梅家山,直接连通雄楚大街。在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朱佳林教授看来,减少出行成本,只是桥梁经济的内部效应,更为宏大的是它的外部效应——带动桥梁两端经济的发展。

      长江一桥让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长江二桥带动了徐东地区的崛起。鹦鹉洲大桥建成通车后,在疏通武昌南部交通“肠梗阻”的同时,还将带动雄楚大街沿线商业、房地产的发展,成为又一个“徐东”。

      一个可参照的例子,就是长江二桥修建后带来的剧变:如今的武昌徐东片区商业繁盛,高楼林立;而汉口永清片区,也已成为内环核心区域,高端楼盘纷纷抢滩,房价也一路飚升。

      鹦鹉洲大桥的辐射力,当可与之媲美。武昌区规划局人士表示,桥头的雄楚大街、白沙洲大道沿线,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都将因此获得长足发展。

      鹦鹉洲大桥通车后,桥两端大量待开发的土地被圈入内环线,土地价值必然快速提升,两岸房价差距有望逐步拉平。

      中兴地产总经理陈海峰说,武昌武泰闸、白沙洲区域交通改善后,沿线大面积的老城区和城中村亟待改造,可以整理出很多土地,房地产开发价值将飞涨,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武昌地区房地产开发的重心,将由光谷、南湖,南移到白沙洲大道沿线。

      汉商集团总经理麻建雄说,钟家村商圈是武汉“十一五”规划中的三个市级商圈之一,但相对汉口的武广商圈、武昌的中南商圈,发展相对滞后。交通配套改善后,钟家村商圈竞争力将有很大提升。

      目前,除铜锣湾广场外,在汉阳商场基础上扩建的“汉商银座”,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3年后将形成一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钟家村商圈将进一步壮大,业态也更加完备。

      在未来交通进一步改善的预期下,钟家村已成为商家必争之地,新世界百货、家乐福、国美电器等纷纷进入,势必吸引更多市民前来购物,钟家村商圈重现昔日辉煌指日可待。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行业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