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民关注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建设项目8月28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标志着该工程土建基本完工,进入内装修、机电、外幕墙、给排水、剧院舞台机械灯光音响、楼宇自动化、建筑艺术灯光景观照明、外配套等工程建设阶段。据介绍,预计该项目今年11月底将完成外幕墙封闭,明年4月底可实现全部竣工。
该项目位于东港区人民路南端,是举办夏季达沃斯会议等大型会议、展示大连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工程,是大连城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也是东部新区发展的起始点。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雏形已经显现,其面向大海,背依城市核心,从空中看极像一个漂浮的大贝壳,从地面看又像腾空的飞碟,气势十分恢弘。据介绍,该项目占地4.3公顷,总建筑面积14.68万平方米,高59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划分为大厅、综合服务区、大剧院和会议厅、多种小型会议室等功能区。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由曾经设计过德国宝马世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奥地利蓝天组与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建筑理念集雄伟、精美、时尚、和谐、绿色和人性化为一体。建筑内外墙及屋面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室外面层为穿孔金属板幕墙,室内面层为玻璃幕或金属板。该设计方案体现了鲜明的地标性,行云流水般的建筑形态回应着海的召唤,尺度恢宏的室内共享空间展示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这里海天一色,内外交融,美不胜收,必将是大连这个美丽时尚之都的又一个亮点。
据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大的建筑之一,其结构建设难度大于鸟巢和水立方。建筑结构呈现出大悬挑、大跨度、竖向承载构件转换多、钢结构类型多、节点数量多等特点,工程复杂、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制约工期的不利因素多。自2008年11月17日开工以来,市建委组织全力以赴抢工期、抓质量、抓进度,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截止目前,该项目土建工程混凝土已完成11万立方米,主体钢结构已完成安装3.5万吨。
建筑难度堪称国内之最 超过“鸟巢”和“水立方”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结构形式为不规则多支撑筒大跨悬挑组合空间钢结构,屋盖为钢结构网架。被国内知名钢结构专家称为目前国内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大的建筑之一,其结构建设难度大于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
国际会议中心的主要功能空间全部建在竖向结构托起的巨大钢平台上,犹如 “在桌面上建房子”。1650座的中心剧院,设置在由四个巨大的组合劲钢柱托起的钢环梁上,像伸出的“乒乓球拍”。中廊桥连系各使用功能空间,蜿蜒曲折,悬挂于屋盖钢架系统。幕墙采用在国内首次使用的双层饰面内侧为夹胶LOW-E中空玻璃,外挂穿孔铝飘带,造型扭曲,美观新颖,柔和淡雅。
结构复杂而无规律,概括为“二大“、“三多”――大悬挑:平台桁架周边(长700米)均为悬挑结构,最大悬挑长度40米;大跨度:平台桁架层和屋盖钢架层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由17个分布不均匀的竖向筒体支撑,平台及屋盖跨度最大达110米。竖向承载构件转换多:以+15.03米平台为基础,建造各使用功能空间;钢结构类型多:囊括了所有钢结构类型,复杂无规律;节点数量多:达8.5万个,其中复杂节点1200多个,形式各异、无规律可循,深化设计、加工、安装难度非常大。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