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分析:现阶段的钢结构模式痛在哪里?

    • 更新时间:2010-9-2 14:28:06  文章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浮躁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就像我们的大部分人一样,什么都追求一个快字。我们都急不可耐,看到目标就想立即达到。达到以后,继续紧盯目标,以便迅速达到目的。

    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风风火火地干大事业。短时间企业资产上亿,从小企业变身到行业领袖不用多少年时间。特别是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模式--追求快速。而相反徐滕板块的主流钢构企业就没有这样急功近利,他们把工程质量视做重要的生存之道。

    国内钢结构企业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种方式。有稳扎稳打,紧抓工程质量,视之为企业生命的;有依靠价格优势,工程偷工减料的;有凭借当地政府强硬关系稳接工程的;更夸张的有只注重圈地,等待低价上升来盈利的大型钢结构企业。但有坚持钢构高性价比,注重质量和服务的模范企业,如三维钢构等。

    努力使企业规模扩大,无可厚非,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在企业基础还不够扎实的时候,为了规模而扩张规模的发展策略有点喧宾夺主。企业发展的目的在于能更长远的盈利。现在行业竞争空前激烈,通过加强企业的实力,保住自己商业领地的前提下,进行开拓是最基本的发展方式。但盲目的扩大企业规模,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资金风险,容易导致企业因小失大--疏忽了企业发展工程的本分。

    钢构业权威专家谢付亮先生在《解剖胜利的力量--远卓品牌纵论中国钢构》指出:大部分中国钢构企业的扩张方式都是进行圈地运动,通过圈地来等待企业不动产的增值。该书已经重印三次,受益人数和企业一天比一天多,对钢构企业极其有益。甚至有很多钢构企业老板坦言,有时候,真的害怕竞争对手也看到那本书。

    钢结构企业的特点就是工程安全第一,不能存在半点偏差,精细到微。可是恰恰是这类求稳的企业在进行这样高风险的商业行为,这是不正常的。

    企业高层的心态是如此浮躁,整个企业的员工能稳到哪里去,工程质量的保障不得不让人怀疑。而且这种扩张圈地的发展方式绝对只是一时的,是国内的投资行业的欲望让钢构企业蠢蠢欲动。现阶段行业法律法规的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各种事件频频发生。

    除去圈地对钢构企业带来的心理影响和高风险,一个企业的管理精力和范围总是有局限,这样没有限制的扩大规模和圈地,一定会让企业精力过于分散,导致核心部门的管理欠缺,保证不了正常业务的有效运作。要是在钢构工程上出现疏忽,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在行业的口碑,对企业的元气伤害不小。

    圈地分散精力导致工程出现问题,工程整改就会导致大量人员精力和材料的耗费,这样的工程只能亏本,企业为了弥补损失会进行更多的圈地。最后会进入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高风险的行为如果得不到高收益,则企业会面临资金不畅,甚至会因此快速倒闭而绝不是快速发展。

    所以这种求快的商业圈地行为不值得企业效仿,这种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大趋势的运作模式不仅会让企业走向失败,还可能危害到整个社会的利益。中国钢结构应该反思这种低性价的发展模式。据中国钢结构在线报道,三维钢构的《钢结构性价比模式》是值得国内大部分钢构企业借鉴的,应该学习鲁班换笔的战略思维,积极改变不成熟的发展模式。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技术热点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