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钢构名家]钢结构施工人把"家"安在南京南站工程现场——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站房工程项目副经理项兴元

    • 更新时间:2010-11-28 14:35:33  文章来源:人民网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凌晨5点多,当大多数还在酣睡的时候,项兴元已经走进工地,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午夜12点过后,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工地附近的宿舍休息,即便躺到了床上,脑子里想的还是工期进度。

      从2009年初担任中建股份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站房工程项目副经理开始,项兴元就把“家”安在了施工现场,数百个日日夜夜,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

     

      签下“军令状”,把挑战当做机遇

      作为一座连接五条高等级铁路的枢纽站,南京南站建成后的规模将是现南京站的6倍,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路长途客运、城市轨道和公交系统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客运中心,是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之一。整个站房工程外部用钢量近11万吨,直逼奥运“鸟巢”总用钢量。站房工程钢构件总数量约4万件,最大构件重164吨,最长跨度43米,钢板最大厚度达185mm,厚板比重超过50%。体积大、分布面积大、结构形式多、构件数量多、结构规模大是整个工程的鲜明特点。施工现场更是交叉作业严重、相互制约多,要在7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8万吨钢结构,困难程度,难以想象。

      面对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项兴元还是义不容辞地签下了“军令状”,捡起了这颗“烫手的山芋”。因为他把挑战看做是公司检验能力、锻炼队伍、培养人才难得的机遇,为了公司的发展,他有信心完成任务。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用半年顺利完成

      2010年7月25日,随着最后一根钢梁顺利吊装完成,南京南站站房主体钢结构如期完成。项兴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用实际不到6个月的吊装时间,完成了站房主体8万吨钢结构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月均完成1.3万吨的钢结构安装,如此大体量的工程,在业内十分罕见,这其间的艰辛,也只有项兴元及他带领的团队才最清楚,最能体会。

      钢结构施工不仅涉及到吊装、焊接、测量等内容,还要详细制定各种应对保护措施和方案。施工前期,他带领第三架子队,学习铁路管理标准化模式,调整思路,制定方案;预埋地脚螺栓,他亲自盯在现场,确保安装定位精度;制定方案,他深思熟虑, 多次邀请业内知名专家“问诊把脉”。“钢结构安装只能提前完成,绝不允许拖南站建设的后腿!”是的,他做到了!他用行动实现了承诺。眼下,一座由钢筋钢骨构建的三层站房已然拔地而起,耸立在人们的眼前,为南站后续屋盖网架安装、机电与装饰施工赢得了时间。

      项兴元的自信与坚持,成就了这样一支钢铁劲旅——中建安装南京南站项目部,同时也获得了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建精品”百日立功竞赛活动先进项目部、“创双优”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昏倒在施工现场,他却“没有时间生病”

      站房主体钢结构工程完成后,屋盖网架安装工程也随之启动。记挂着工程进度,项兴元每天多次上下钢筋铁骨构建的三层站房,督促工期,现场协调施工。

      净高约50米的站房钢结构框架,上上下下只能依靠临时搭建的楼梯,相当于20层高楼。48岁的项兴元从来都是一口气就能爬上去,中途从不歇脚。 “别看他每天爬楼这么利索,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6个月前医生就建议他住院了。”项兴元的同事说。

      2010年春节,项兴元和所有施工人员奋战在施工生产一线,顶风雪、战严寒。除夕夜,他在工地跟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他在钢结构制造厂协调进度;大年初一大清早,他给工作人员拜年、发红包,之后又匆忙赶往外地的构件生产厂家查看进度。

      整个新年,就这样连轴转的度过。

      3月3日下午,冷雨凄凄,由于相临单位队伍施工不慎,将高压电缆砸断,导致整个现场断电,项兴元立即带领电气技术人员赶往现场,第一个跳入没膝深的泥潭中进行排查、抢修……

      日积月累超负荷的工作强度,终于还是让“铁打的”项兴元倒下了——

      4月份的一个上午,为了给750吨履带吊进场铺设道路,项兴元带领施工人员,对履带吊进场的通道进行集中清理,通道打通了,他却因持续两天高烧不退加上疲劳过度,昏倒在现场,被送进了医院。

      医生说,昏倒是因为他的身体长期处于“无休”状态、超负荷运转所致,必须住院观察。但躺在病床上的项兴元,刚一醒来就坚持要出院。“我现在没时间生病,兄弟们都在前线‘打仗’,我怎么能躺在这里休息。”医生拗不过他,只得让他先行出院,但嘱咐他务必卧床休息,按时吃药、复诊。出院后,项兴元就直奔钢结构制造厂去协调制作进度,直到现在,都没再去医院检查。

      唯一的遗憾,就是愧对家人

      把南站工地当作“家”的项兴元,提到家人却觉得十分愧疚。为了工程,他一次次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2010年春节期间,项兴元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放假回家,家人打电话催他回家,尽管快两年没见女儿,项兴元却压下心底的这份思念,忙着带领施工人员在现场赶工期。

      说到因中风卧病在床的老母亲,项兴元显得更加内疚,“母亲70多岁了,我却没有尽到为人子的责任,好好照顾她。”

      因为夫妻两人都要忙于工作,为了让年迈的母亲得到更好的照料,无奈之下,项兴元只能选择将她送回老家。可就在母亲回老家的那天,他却因为忙着在工地协调事务,连送站的时间都没有。

      “我对不起母亲。”提到母亲,平时看起来乐呵呵的项兴元,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下子沉静下来,刹那间,热泪夺眶而出……

      廉洁自律,只为热爱的建筑事业

      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身兼数职的企业高管,从事建筑行业29年,项兴元始终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说起廉洁从业,与他共事过的领导、同事无不翘手称赞。多年来,他先后被授予“中国建筑优秀员工”, “中建总公司先进工作者”、“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钢结构安装公司与南京南站项目部组建之初,公司要大批招收人才。这时,不少老战友、老同事,甚至亲戚找到他,希望能为家人,借机安排个职位。对于这样的要求,他都婉言回绝,说服他们参加岗位公开竞聘。

      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他不仅时刻这样要求自己,也同样如此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倾心尽力为职工争取更多的阳光下收入,共享发展成果,这才是对社会,对职工、对自己的最好回报。

      这就是项兴元,一个把“家”安在施工现场,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建筑事业的中建人。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行业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