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钢结构专家、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理事长王仕统先生表示,目前国内钢结构建筑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于钢结构的设计水平,进一步集成化是我国未来建筑的方向。
2011年3月30-4月1日,以“美好人居,持续动力”为主题的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园林景观与美好人居博览会暨首届国际预制房屋、模块化建筑、活动房屋与空间展览会在广交会琶洲展馆隆重召开,作为中国首个集成建筑行业的专业展,以打造国际交流合作贸易平台,促进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为核心。展会中新浪地产的记者有幸采访到中国建筑钢结构专家、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理事长王仕统先生。他表示,目前国内钢结构建筑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于钢结构的设计水平,进一步集成化是我国未来建筑的方向。
中国建筑钢结构专家、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理事长王仕统
记者:您是国内钢建筑的专家,现在国内的钢建筑和国外的相比非常的笨重,为什么会这样呢?
王仕统:主要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有差别,可能是建筑师和结构师在工作中配合得不好,所以才产生不协调的笨重结构。钢结构一定要做的轻巧,所以我们国家的钢结构基本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记者:目前我们和国外相比最大的差距在哪?
王仕统:结构行业包括设计与施工(制造与安装),设计是龙头。目前我国主要还是设计水平,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跟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把解决方案深度的开发。
记者:目前国内这种集成化的方向如何看待?
王仕统:集成化建筑肯定是方向,这个实现了工期就很短,但是我们国家基本上可以说百分之百是工厂焊接,工地也焊接,这种笨重、怪异以及现场焊接的钢结构建筑会被淘汰。
我希望在未来的10年内,设计出来的钢结构建筑基本上能体现钢结构的三大核心价值――最轻的结构、最短的工期和最好的延性。
记者:您觉得目前国内市场要想发展这一块的话,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王仕统:一定要加强钢建筑设计水平,把钢建筑设计水平提高了,你的施工就解决了。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