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曝出河北沧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职工一年收入高达30多万,最高的15天年假加班费6.4万元。
多人受处分
据媒体报道,4月13日下午,河北省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称相关调查处理结果已经向社会公示。据了解,根据公示的调查结果,有多名沧州市农信联社负责人受到不同的处分。
在公示中,河北省农信联社称沧州市农信联社主要存在违反规定超标发放年休假工资、违反工资管理规定超基数发放工资、违反决策程序设立包县奖且考核不到位三大问题。“沧州市农信联社在年休假工资发放中没有扣除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实按日工资收入的400%发放,由此造成年休假工资超标发放。
据河北省农信联社公布,沧州市农信联社在省农信联社调查组初步进行事实认定后,立即进行整改。4月7日前将违规多发的工资进行了清退。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省农信联社于近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严肃问责,经研究决定对市农信联社理事长给予记过处分;对市农信联社主任、监事长分别给予警告处分;对分管财务副主任给予诫勉谈话;对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给予记大过处分;对财务部主要负责人记过处分。
员工一年收入达30万
3月13日,网友发帖曝光,沧州联社多数职工的工资基数在20万以上,而年假天数在5天到15天不等,由此计算出的年休假工资在8000多元到6万多元不等。此外,还发放了烤火费、购物卡等多项奖金福利。
发帖人称,领导年工资达百万,中层达五六十万,一般人员二三十万。有网友表示,沧州市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16元。表格上的最高单月税前工资已超过当地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日前在各大网络论坛及微博上,“2010年年休假工资”、“沧州市联社2011年1月工资发放表”、“2010年表外工资”等表格被广泛转载传播,引起网友围观。这些表格显示,沧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员工2010年工资基数多在20万以上,最高的能达到37万。而年休假天数则在5天到15天不等,由此计算出的年休假工资则在8000多元到6万多元不等。此外,还发放了烤火费、购物卡等奖金福利。
就此最牛工资单,有媒体联系到了沧州农信联社工作人员,并取得证实。这几张表格中,“沧州市联社2011年1月工资发放表”是真实的,其它几份则涉嫌伪造。根据沧州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该市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8元,干部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为39600元。这也就意味着,表格上的最高单月税前工资已经超过当地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据了解,这家金融机构正式职工61人,仅两年多时间,他们就将300多万元资金以各种形式违规发放到了职工手中,其中2009年人均超发5.6万元左右,相当于本地普通市民三四年的收入。
天价工资从何而来?
3月上旬,一封反映沧州农信联社滥发工资等问题的举报信寄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及一些新闻单位。举报者称,沧州农信联社滥发工资奖金,让联社员工成了“高薪贵族”。
举报信附有沧州农信联社“年休假工资表”。经过核实的部分数据显示,退居二线的原任监事长哈某以及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某的日均收入分别达到了1400多元和960多元,粗算下来二人年收入约为36万元和25万元。班子成员及一般工作人员收入由此“可见一斑”。
据媒体报道,几十万元高薪从何而来?调查发现,日常工资性收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河北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联社的工资分为岗位工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三部分,其中岗位工资、津补贴相对稳定,绩效工资采取“预提、补发”的形式,每年绩效工资基数由省联社根据工作绩效确定。
“我们市联社的绩效工资基数高达6113.2元,远远高于省联社定的标准。”举报者说。调查证实,2010年4月,河北农信联社确定沧州市农信联社2009年度绩效工资基数为4930元,比上年度增发24%。但沧州农信联社擅自在4930元基础上又增发了24%,达到了6113.2元。
按照沧州农信联社2011年1月工资发放表,工资系数为3.6的哈某要从提高工资基数中多获利3400多元。如果按照举报者反映的班子成员工资系数为4计算,班子成员可从中多获4700多元。
关于连增两个“24%”,沧州农信联社理事长周伯健解释说:“年初的时候省农信联社开会说要增长24%,于是我们就增上了;后来大概四五月份又下发文件说增24%,由于人力资源部经理换了不了解情况,所以又错误地增加了24%。”
这个“不了解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2009年沧州农信联社人均超额发放工资3.36万元。沧州农信联社介绍,自2009年来,共计违规发放200多万元资金。这部分资金已经全部清退。
2009年9月,沧州农信联社推出了“机关干部包社(行)督导主要指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机关干部所包社(行)主要业务指标完成予以奖励,按月考核兑现。从理事长到一般员工,每人每月12000元到3600元不等。2010年,这家联社又推出了新的考核办法,规定发放标准调整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月4000元,中层干部每人每月3000元,一般员工每人每月2000元,借调人员每人每月1000元。
“我们市联社是一级法人,我们有权建立一些奖励政策激励员工工作。” 周伯健说。然而,河北农信联社调查认为,这个包县奖励办法没有经过市联社理事会及社员大会审议,违反了市级农信联社章程及相关规定。同时,这个办法只有奖励,没有惩罚,事实上超出了绩效与薪酬范畴,属于严重违规行为。2011年3月,“包县奖”被河北农信联社叫停。
“包县奖”共计涉及多少资金,尚未得到确切数据。根据调查,2009年9至12月期间,沧州农信联社人均列支1.67万元。另据介绍,这家联社有正式职工61人,借调人员20人左右。
有举报说,“包县奖”和其他巧立名目发放的现金大多实行“密薪制”。发放时都是中层干部去领“信封”,然后再单独给个人,除了少数几个人,谁也不知道发了多少钱。对此,周伯健予以否认。他说,“‘密薪制’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
举报信所附沧州农信联社“2010年年休假工资表”显示:职工未休年假报酬从6.4万多元到8000多元不等,其中获得报酬最高的为退居二线的原监事长,班子成员的报酬在表上没有体现。
按照规定:“未休年假工资报酬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据省农信联社调查,这家联社在日常工资照常发放的基础上,又增发了300%,其实变成了按日工资收入的400%发放。这样算来,“2010年年休假工资表”中最多的超发了2万多元。
那么,本应按日工资收入300%发放的未休年假报酬为何变成了400%?这家联社负责人解释说,“300%中包括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是人社部在补充规定里说的,他们未能及时了解政策,结果增发了300%。”
据调查,此举造成2009年这家联社人均超列0.63万元,2010年人均超列1.1万元。两年合计未休年假报酬共多发了100万元左右,这笔资金近日全部清退。
据透露,这家联社按400%发放只是一个方面,在未休年假报酬发放上还存在提高日工资基数问题,为了多发钱,他们连加班费等也进入了日工资,这样基数更大,乘以倍数后钱就更多了。
网友曝光的沧州联社年休假工资
(单位:元)
姓名 工资基数 年休假工资
哈×× 371476.08 64047.6(15天)
李×× 319377.87 55065.15(15天)
王×× 251789.31 43411.95(15天)
刘×× 241607.70 27771(10天)
于×× 245741.94 42369.3(15天)
宋×× 247211.37 42622.65(15天)
王×× 246564.09 42511.05(15天)
杨×× 247540.23 42679.35(15天)
刘×× 243961.92 42062.4(15天)
张×× 216384.66 37307.7(15天)
陈×× 216272.43 37288.35(15天)
赵×× 205446.15 35421.75(15天)
杨×× 150706.62 8661.3(5天)
温×× 234555.48 26960.4(10天)
李×× 152930.34 17578.2(10天)
孙× 153650.70 17661(10天)
张× 232441.38 26717.4(10天)
张×× 221064.39 25409.7(10天)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