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钢结构施工规范要求结合于都江铃集团1#厂房结构工程施工经验对钢结构工程施工作简要阐述。
一、钢结构构件主要制作工艺
本工程的钢柱,制作工艺流程为:放样→下料→电脑编程→拼板→CNC切割→组立→埋弧焊接→钻孔→组装→矫正成型→铆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组装→焊接和焊接检验→防锈处理、涂装、编号→构件验收出厂。
(一)制作放样。放样是钢结构制作工艺中的第一道工序,只有放样尺寸精确,方可避免以后各加工工序的累积误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拼板。拼板时应考虑下料切割焊缝的收缩量,适当放出余量,自动切割缝为2mm,手工切割缝为3mm,焊缝收缩量视构件长度一般应放20-30mm。拼板焊应按图纸对焊缝等级的质量要求进行,焊接前应清除焊缝口锈蚀、油迹、毛刺等,按要求开好坡口,单面坡口55±5,纯边高度1.5-2mm采用焊缝清根,焊剂烘潮,焊丝清洁等措施,以保焊缝质量。
(三)CNC切割。CNC切割时应注意的问题:按下料图要求制作角度样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切割时应考虑割切、焊接的收缩余量及组装误差,长度一般应放20~30mm,切割宽度误差±1mm。编程后,切割机应空机运行,记录运行轨迹是否与下料尺寸相符,无误后即可切割。割切时,根据板厚随时调节火焰大小、氧气压力、切割速度,确保切口光顺平滑。
(四)组立。组立时应注意的问题:翼腹板有对接焊缝时,组立应注意翼腹板焊缝错开200mm以上。组立时确保腹板对翼板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为b/100且≤2mm,中心线偏移≤1mm。翼腹板间隙应≤0.8mm,以满足埋弧焊的需要。定位焊间距一般为300~400mm,焊缝高度不超过设计缝厚度的2/3,焊条型号应与构件材质相匹配。
(五)埋弧焊。埋弧焊应注意的问题:焊接所采用的焊丝、焊剂应与构件的材质相匹配;焊前应对焊丝、焊缝进行清洁,除去油渍、锈迹,焊剂等;焊接时应加引弧板和收弧板,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应大于50mm,焊后应切割;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及合理的焊接程序,确保焊接质量,减小焊接变形。
(六)制孔。钢结构安装时所留A、B级螺栓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的粗糙度Ra不应大于12.5um,螺栓孔的允许偏差超过上述标准,不得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母材料性质匹配的焊条补焊,再重新制孔。制孔方法采用钢模钻孔,各种钻孔全部采用钻床钻孔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构件的质量。
(七)矫正。钢材切割或焊接成型后,均应按实际情况进行平直矫正:好的零件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根据Q345性能选定,不得超过900℃。钢结构在加热矫正后应缓慢冷却,不能用水冷却。矫正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裂缝或损伤。
二、现场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安装方案简述。本工程钢结构内容包括:钢柱、钢梁安装和其他构件安装。由于该工程跨度大、面积大,经多种方案比较,钢柱用1台50t汽车式起重机整体吊装,两支钢梁在地面上拼装后采用2台50t汽车式起重机同时起吊,辅以2台曲臂车进行就位安装。
(二)设备选择。综合考虑工程特点、现场的实际情况、工期等因素,经过反复比较各种方案,从吊装设备、与土建交叉配合要求及本企业的施工实践,钢结构吊装选择2台50t汽车式起重机,作为钢结构安装的主要设备。
(三)地脚螺栓埋设。地脚螺栓的精度关系到钢结构定位,地脚螺栓的埋设须严格保证其精度,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轴线位移:±2.0mm,标高:±5.0mm。在柱地脚螺栓安装前,将平面控制网的每一条轴线投测到柱基础面上,全部闭合,以保证螺栓的安装精度,然后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外边线,待安装钢柱地脚螺栓的承台架子搭设好以后,将所需标高抄测到钢管架子上。
(四)钢架安装顺序。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甲方的施工进度要求,采用合理的安装顺序。安装顺序按内容分为:钢柱-钢梁-吊车梁-连系梁-水平支撑-檩条-拉杆-隅撑。
(五)钢柱吊装。钢柱吊装包括如下几方面:钢柱就位轴线调整:钢柱就位采用专用角尺检查,调整时需3人操作:一人移动钢柱;一人协助稳定; 另一人进行检测。就位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六)钢梁安装。由于本工程结构厂房的跨度较大,钢架梁吊装采用“双机抬吊法”吊装钢梁的主要方法如下:钢梁首先在地面胎架上拼接成整体,同时在钢梁上架设好生命线,安装檩条时可以在钢梁上来回走动,吊装就位后在钢梁的两侧用缆风绳将钢梁固定,保证钢梁的平面外的稳定,然后吊装下一跨间钢梁,待下一跨间钢梁安装完成后,在此跨间安装檩条,固定钢梁,保证钢梁不会倾斜扭曲。安装人员以曲臂车为安装平台,对高强螺栓进行紧固。
三、施工测量
(一)轴线方格网测设。全面复核土建施工测量控制网、轴线、标高。根据前期施工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主轴线,在±0.0°处分别测设多个控制点组成矩形,在这些点上架设仪器观测边长和水平角,经平差计算和改正,得到4 个控制点的精确坐标。根据测量规范要求,量边精度为1/30 000,测角中的误差为±3.5"。距离采用往返观测,角度观察3测回,在矩形方格网的四边,按钢柱间距设置距离指标桩加密方格网,便于钢柱轴线的测设。
(二)水准基点组建立。根据土建用水准点,选3-4个水准点均匀地布置在施工现场四周,建立水准基点组。水准点采用(&16mm,L=1m)的钢筋打入地下作为标志,其顶部周围用水泥砂浆围护。将水准点和水准基点组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两已知点间的高程必须往返观测,往返观测高差较差,附合或闭合路线的闭合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三)轴线控制。做好竖向与平面测量控制是保证钢结构吊装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钢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平面轴线位置控制采用内控法。
(四)测量精度控制保证措施。测量精度控制保证措施如下:根据本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特制定高于规范要求的内部质量控制目标,允许偏差的减少对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预配置整体流动式三维测量系统TOPCON-221D全站仪,该仪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 mm+2*10)用于钢结构安装过程的监控。标高和轴线基准点的向上投测,一定要从起始基准点开始量测并组成几何图形,多点间相互闭合,满足精度要求并将误差调正。
参考文献:
[1]路克宽,钢结构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顾纪清,实用钢结构施工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