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国外雇焊工充当临时工危险作业 日本东电身陷用工门

    • 更新时间:2011-7-3 0:18:58  文章来源:半岛网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疲惫不堪的工人从核电站走出

    疲惫不堪的工人从核电站走出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本周说,首批超过3600名工人在3月11日地震和海啸后参与应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物质泄漏,其中69人“行踪不明”。之所以找不到人,是因为压根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东电的记录册中,这些临时雇的抢险人员要么没有登记姓名,要么简单以“A先生 ”或“B先生 ”指代。这违反安全规定,却折射出日本核电工业40多年来的“传统”做法:雇临时工从事危险作业,按天发放薪酬,不提供安全培训,不提供健康检查。简言之,“用后即弃”,或曰“一次性使用”。


      险!作业时不懂要配带仪器


      事故发生后,50人留守核电站抢险,后不断有人前往接替。时至今日,留守队伍超过当初规模,世人心中,“福岛50人”早已成为一组无关人数的英雄群像。福岛第一核电站及附近区域积累高辐射污水后,东电出动大量人员,迄今收集的污水量足以填满40个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准游泳池。


      不少工人是东电匆忙间临时雇的,缺乏全面培训和充分防护,进入高危区域时甚至不懂得配带辐射测量仪。两名工人没有分配到胶鞋,便穿着普通鞋趟入放射性污水,结果受伤入院。面临辐射泄漏时,东电没有能力应对作业人员面临的巨大风险。即使是在事故发生3个月后,参与抢险的作业人员中几乎没人接受过符合国际标准的防辐射安全培训。


      截至6月下旬,9名工人受辐射量超过250毫希沃特这一安全上限,115人超过100毫希。两名受害最严重的工人分别承受643毫希和678毫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显示,对遭受100毫希辐射者而言,平均每100人中大约两人面临致命癌症风险。


      惨!国外聘用焊工 是用后丢弃的设备


      藤井和训现年72岁,曾任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项目经理,参与建造多家核电站。1997年,他“怀着使命感”接手职业生涯最后一个大型项目:修复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堆芯围筒裂痕。然而,藤井惊讶地发现,运营商从东南亚、沙特阿拉伯和美国聘用焊工,把最危险的作业交由这些人完成,以致外国临时工“受辐射量超过日本工人”。


      2002年,东电承认5年前隐瞒证据,但称临时工的详细资料归承包商负责登记,东电无从接触相关文件。承包商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则说,没有登记外国临时工的资料。另一家承包商东芝公司干脆说,无法确认曾经雇外国工人。


      邦夫堀江曾在多家核电站干活,他曾写道:“对电力运营商而言,合同工只不过是用过以后可以丢弃的设备。”以今年福岛抢险为例,首批抢险人员中一些人直至6月尚未接受体内辐射检测,另一些人不得不共用体外辐射检测仪。这意味着,今后将难以估测这些人所面临的健康隐患以及所付出的代价。


      悲!患者告状无门凄凉去世


      日本电力企业长期依赖临时工从事维护和维修作业,按天发放现金薪酬,上岗时不提供全面安全培训,离岗后不提供健康检查。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一个星期内,东电“拜托”多家大型建筑和工程企业帮忙雇人抢险。各级承包商同时出动 ,源源不断地把临时工送往福岛等地。大型客车和货车每天早晨从四面八方驶来,把临时工载往各地核电站。


      一名60多岁的工人告诉记者,他看到地震和海啸重灾区宫城县某企业招聘卡车司机的广告,随后成功应聘。出乎意料的是,他实际上被送到福岛县,从事第一核电站5号反应堆冷却作业。每天能挣大约300美元,他上岗第四天才分配到辐射测量仪,如今正在向东电索赔。


      长尾光彰是管道工,曾在3家核电站干过活。他说,运营商从未告诉他们辐射危害,经常让他配带别人用过的辐射测量仪作业。长尾2004年罹患多发性骨髓瘤,随后起诉东电,但首都东京一家法院拒绝受理,理由是无法证明他的疾病与所受辐射有关联。2007年,长尾病故。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职场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