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8年时间,你会做什么?
退伍老兵董军的回答是:用1.8万元起步,创办了一个年产10亿元的钢结构公司。
1.8万元退役金起步
董军出生在四川武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初中毕业时选择当兵。
2004年2月,董军从部队退役,在帮父母偿还债务后,手里仅剩8万元的退役金。“这些钱可以做什么?我也很迷茫。”董军坦言,一开始,他只能到处走、到处看,想发现商机。考察中,他发现九龙工业园区的钢材市场里货运还比较吃香,便用这1.8万元买了台旧货车,开始跑运输。
从此,董军天天站在货车旁,一有买材料的顾客路过,就飞快地跑过去搭腔:“老板,是不是要拉货?”虽然每天要开10多个小时的车,非常辛苦,“但我有事做,有了收入,心里高兴。”
退还268元,换来更多生意
不久,有人叫董军将一批钢板从大渡口茄子溪拉到江北大石坝,到门市结算运费,发现多给他一车的钱,268元。
“老板,账算错了!”董军高声喊道。
“哪里少算了?”负责结算的胡经理不高兴地问,“账哪里算少了,我们补给你。”
“多算了268元!”这个回答让在场的人都愣了,哪有进了兜里的钱还要退回的道理。“小伙子,诚实、诚信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财富。”胡经理拍着董军的肩膀说。
后来,董军承接这家公司的运输业务越来越多,一台货车两个驾驶员,超负荷运转。次月,他跑回老家向亲戚借了2万元,又买来一台旧货车。在这家公司,他的运输业务从来没有断过,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给他介绍合作单位的运输业务。
给每家公司服务,董军都留下诚信的印象。两年时间,董军买了10台车,当起了老板。
运输中发现更大商机
在跑货运过程中,董军和钢结构业内人士接触增多,了解到钢结构具有抗震性、耐久性、保温性、节能性、环保性等优点,但在建筑业尚未全面推广,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觉得这是个好机遇,就开始留心起来。”经过三个月的考察,他拿着挣的钱和向朋友借的一共219万元,成立了重庆万事红钢结构有限公司,并在含谷工业园租下厂房,进行钢材生产加工和钢结构工程建设。
2009年元月,董军的“老兵货运”给一家钢结构厂拉货到达州的亚洲第一大气田中原普光气田。结果,产品被验收为不合格,全部报废。他立马带着工程技术员驱车数百公里赶到现场考察。
对方要求,按照美国某公司的标准,建样板产品。这原本是对方婉拒的一种说辞,没想到,仅仅一周时间,董军的样板产品出炉,尺寸精度、焊接等全部达到要求。
他的诚意,让他的钢结构公司得到了一个1100万元的工程建设项目。
这些年,重庆万事红钢结构有限公司先后为亚洲第一大气田中原普光气田、中国华电、中国石化、东方希望等多家单位和企业制作和安装了数千吨优质钢结构,而董军的钢结构工厂扩至3家,钢结构生产线由一条增加到十条以上,年产值超过10个亿,公司员工近千人。(田晓 邓姣)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