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钢结构设计软件PKPM问答

    • 更新时间:2013-5-16 20:07:10  文章来源:@PKPM新天地
    • 责任编辑:管理员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问题一:坡屋面建模 ,坡屋面与下一层在檐口处重叠的梁怎么建进去? 

        答:平屋面层梁按实际尺寸输入,坡屋面与之共用的梁可用100X100的虚梁输入,程序会自动处理成一根梁。

     

        问题二:AUTOCAD画的,想用PMSAP计算.如何操作? 

        答:SpaS CAD可以直接导入Auto CAD的DXF文件,然后把这些导入的的网格线作为布置构件的定位网格线。如果用户对Auto CAD熟练,就可以在Auto CAD中输入结构模型的定位网格线,并导入到SpaS CAD中,再在SpaS CAD中增加其它结构模型信息。

        利用SpaS CAD的导入DXF网格命令导入的, CAD模型网格尺寸以mm为单位。还要注意把杆件分图层,分期分批导入,这样导入之后会自动形成选择集,方便以后的操作。

     

        问题三:PKPM建模中,八字形的柱子,应该在建模的时候怎么模拟。怎么算才能符合实际情况?

        答:2011.9.30版本的PKPM2010可以用自定义截面的杆件来输入,可以计算出结构内力。 如果省事,可以考虑建两片斜交的短肢剪力墙(但不能因为输入了剪力墙去改变整个结构原有体系)来近似模拟一下吧。

     

        问题四:自动形成的坡屋面现浇板有一半显示不正常,如何调整建模?好像异形板显示也不正常,不知对计算有没影响?

        答:模型中楼板位置显示不正确,主要原因是那些楼板各角点不在同一平面内,程序会按层高在同一平面内画板。补充一些轴线,用截面100*100的虚梁将有问题的房间拆分成三角形,使板可在同一平面内,就可以显示正常。这仅仅是显示问题,不会影响后续计算。

     

        问题五:建模时中间层有阶梯教室,用上节点高改变柱子高度,梁高度,生成斜板,再建上面层,楼层组装时出现柱重叠,请教怎么办?这样的阶梯教室建模时应该怎么考虑?

        答:做法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中间层的柱子如果通过上节点高修改之后,其上面一层的柱子的标高是应该同时跟着修改的。

     

        问题六:“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如何应用?如地下室不是板柱体系,如勾选会有影响吗? 是否应该不勾选?此参数是为了考虑整体指标而设置的吧?如内力配筋计算需要勾选吗?

        答:程序对于地下室是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所以地下室设置弹性板也不起作用。如果对于地下室必须定义弹性板才能准确计算,就需要勾选这个参数,这样程序能保留地下室部分的弹性板的面外刚度。一般在板柱体系的地下室中比较常见,因为板柱体系需要定义弹性板,正确考虑板的面外刚度,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内力和配筋结果。

        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板柱体系才能勾这个选项,其余结构类型只要是需要考虑地下室楼板面外刚度的,都可以而且应该勾选。 这个参数的设置并不只针对整体指标,内力和配筋计算的处理也是一样的。

     

        问题七:“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如何应用?是不是通常情况下选择默认勾选项?

        答:增加这个选项,是允许墙梁可与楼板不协调,因为如果墙梁与楼板协调,会过分夸大楼板对墙梁的约束作用,且对于按框架梁方式建模形成的连梁本身就是与楼板不保持协调的。默认勾选是为了保持和以往版本的一致。

     

        问题八:柱轴压比校核与规范不一致的常见原因?

        答:程序显示轴压比超限,而查规范限值却不超限,常见原因有:根据高规6.4.2条,剪跨比在1.5~2之间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格减小0.05,剪跨比小于1.5时,程序内定轴压比限值减小0.1,在校核轴压比时应注意剪跨比的判断。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加强层及相邻层的轴压比限值要减小0.05。

     

        问题九:为什么超配筋文件中提示剪力墙稳定超限,但是进了墙体稳定验算的菜单计算却发现没有超限?

        答:这两个地方计算是有可能不同的,satwe的配筋设计时支承方式都按两边支承,而实际的支承方式可能是三边或者四边支承,这个在墙体稳定验算菜单中是可以自动判断并进行交互指定的。因此有可能该变了支承条件,稳定验算就可以通过。

     

        问题十:satwe是如何处理框筒结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边缘构件设置的?

        答:需要提到10高规第一版中是说底部加强部位以上宜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后进行了勘误,是角部墙体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目前程序是按如下方式处理:只要是L形,无论加强区还是加强区以上都是约束边缘构件,其它类型会在加强区依据轴压比判断是约束或是构造边缘构件,上部设构造边缘构件。

     

        问题十一:部分楼层墙柱配箍规格过大有什么办法缓解?

        答:程序默认按“隔一拉一”设置墙柱内的箍筋。可选中“选筋设置”中的“每根墙柱纵筋均由两方向箍筋或拉筋定位”后尝试重新做“自动配筋”,以较多的箍筋肢数换得较小的配箍规格。

     

        问题十二:LTCAD楼梯间生成有哪些要求?

        楼梯间是由用户点取网格(从PMCAD数据)或交互建模生成的,由结构梁或墙围成的闭合形状即可形成一个楼梯间,但用户必须遵守程序的如下约定: 

        1.只能生成一个房间,不能生成两个或多个房间,可把房间中原有的结构梁删除,用楼梯梁替代。

        2.不能在楼梯布置过程中再在已形成的房间中间再增加布置结构梁或墙,这样会使已布置完的楼梯混乱。

        3.布置楼梯梁时,不要用先布置网格线。然后再在网格线上布置的方式,这样布置的梯梁程序会处理成结构梁。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行业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