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是否混凝土偏压构件不用计算平面内稳定,而钢结构需要计算

    • 更新时间:2014-5-3 10:04:17  文章来源:投币置物柜 承压不足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问:为什么混凝土偏压构件不用计算平面内稳定,而钢结构需要呢?这个怎么理解,之前一直以为偏压平面内考虑了弯矩就不存在稳定问题了,疑惑。

     

     

        混凝土偏压构件也有稳定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件的长细比较小不是稳定控制,长细比大的构件也应该考虑。平面内当然也有稳定问题,考虑了弯矩是能够计算应力去校核截面,但除了强度破坏,还可能出现稳定破坏,也就是说可能应力还没达到材料的极限,构件先失去了稳定。

     

        混规6.2.3规定什么情况可以不考虑P-δ效应,6.2.4规定如何考虑(对弯矩进行增大),但它们说的仍然是材料破坏而不是稳定破坏.没在砼规里看到砼构件稳定的计算,2002版砼规7.3.10条文说明里随口带了一句说当长细比>30时用模型柱法或其它可靠方法计算,这具体是啥东西我也不知道。

     

        长细比>30,什么概念,500的柱子做15m高,很少有人这么做.所以就像我之前所说,并不是砼柱没有稳定问题,只是很少有构件做到需要考虑稳定的程度。

     

        偏压柱应该避免长细比过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上说宜小于25。我认为长细比不过大是规范偏压计算公式的适用前提,此时发生材料破坏而不是失稳破坏。但长细比过大的柱难得遇到,且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仍要按考虑稳定系数来验算抗压承载力,这也使柱截面一般均能满足规范条件。

     

        长细比过大时所建议采用的模型柱法,可参考《建筑结构》2010年3月《双向偏压钢筋混凝土细长柱的配筋计算》一文。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技术热点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