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上看,整个格构组合后就是一根柱子。既然是一根柱子,当然要考虑柱子的长细比。所以整体上要控制格构柱的长细比,肢杆、腹杆分别再控制杆件的长细比。否者就超规范,就存在安全隐患。
恒载影响不是很大,什么蜂窝板,铝单板,跟计算关系不大。只是跟造价有关。
仅从长细比要求,就可以推翻原建筑方案,多简单,其他的等他改方案再谈,省点脑细胞。强度应力,稳定应力,位移,当然都要控制。
建筑设计,不懂什么长细比,经常会出一些很细柔的东西让结构做,你得先判断。不用等模型都建好了再谈,浪费时间。
高层建筑,你也可以设想成整栋楼就是一根杆件。所以高规就会提出高度和宽度比例要求。这原理是一样的。整体稳定,就是从大的宏观和小的细部都要满足。
格构柱是空间结构,每根杆件可以计算长度都可以弄得很短。并满足杆件本身的长细比要求,照此可以不考虑整体的细柔程度了,可以做超细的结构了。不信你算算。
举个例子,一个1000*1000的箱型柱,一个1000*1000的格构柱,可能前者长细比超了,后者没事。但可想而知,前者比后者承载力和稳定性都要好。
但3D3S本身就带格构柱截面,你如果按格构柱输入,就马上体现长细超不超。而不是光看杆件的长细比。
格构柱,是一种截面,也可以用多柱加横梁斜杆组合成格构柱。两者一模一样,但计算结果中对长细比的要求就不一样。起码要保证整体长细比可行的情况下,这就是条件之一。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