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难点释义
1. 翘力在连接中如何产生?
答:翘力在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中经常存在,特别是在T型连接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连接件翼缘较薄,受力时容易变形,因此在连接件最外边缘就产生了翘力,在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给出了翘力的计算公式,我国规范虽然考虑了翘力的影响,但并没有给出翘力的计算公式。
2. 有关制动桁架问题
答:当重极工作制,或吊车梁跨度大于12米时,或吊车桁架时,宜设置制动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吊车梁侧向失稳。一般当行车梁受荷比较大,而且又很长的时候考虑用。
3. 柱间支撑的设置
答:
1.屋面横向支撑宜设置在温度区间端部的第一个开间或第二个开间。当端部支撑设在第二开间时,第一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置刚性系杆。
2.柱间支撑的间距应根据房屋纵向柱距、受力情况、安装条件确定。当无吊车时取30~45米。
3.当建筑物的宽度大于60米时,在内列柱宜适当增加柱间支撑。
4.当房屋高度相对于柱间距较大时,柱间支撑宜分层设置(45°最好)。
5.在刚架转折处应沿房屋全长设置刚性系杆,如单跨房屋边柱柱顶和屋脊,以及多跨房屋某些中间柱顶和屋脊。
4. 柱脚刚接与铰接?
答:铰接是指连接的两杆件可以有相对的转角,可以自由的转动。而刚接是指连接的两杆件不能有相对的转角,即它们的角位移是相等的。在实际的工程中,很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铰接和刚接,就比如说钢结构厂房柱脚的铰接,通常的做法是两个螺栓或四个螺栓,虽然我们计算的时候按完全铰接(即认为弯矩等于零)来处理,但其实它还是承担一部分弯矩的。
5平面内和平面外
答:只是相对的说法,比如一个受均布荷载的梁,钢梁及荷载的组成的立面我们习惯称为平面内,如果失稳就叫平面内失稳,但这梁也会在梁轴的水平面内失稳,就是我们所说的平面外。对于门式刚架来说,刚架梁和刚架柱组成一个平面,平面内、平面外指的是刚架平面内或刚架平面外。
6. z型檩条和C型檩条区别?
答: z型檩条计算时是按连续梁设计的,C型檩条是按照简支计算的,z型檩条适合跨度大的结构,C型檩条相对来说跨度要小一些。
7. 普通工字钢和H型钢区别
答:工字钢,是一种“工“字型截面型钢,上下翼缘齐头。工字钢的翼缘内表面有着倾斜度(1∶6),使得翼缘外薄而内厚;H型钢是当今钢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的型材,它与工字钢相比有着很多的区别。首先是翼缘宽,其次翼缘内表面没有斜度,上下表面平行,具体区别如下:
1.编号,工字型钢一般编号为I10,I12.6....而H型钢一般编为Hhxbxtwxtf如H500X300X10X20等;
2. 应用方面,工字钢一般应用较少,因为它一般不做主结构而H型钢应用较多在梁柱的主结构方面应用较多;
3.制造方面.工字钢一般由钢铁厂家生产,特定的规格;而H型钢除了有厂家生产(见国标GB/T11263-2005)外,还可以由钢结构厂家自行用钢板加工而成,截面形式千变化;内表面没有斜度,上下表面平行。
8. 系杆有什么作用?
答:系杆主要用在轻型门式刚架中,代替原来单层工业厂房中纵向联系梁和部分纵向水平支撑。根据厂房高度,沿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几道系杆,同时根据厂房跨度,在刚架梁之间设置几道系杆,从而增加厂房的纵向刚度。系杆一般由钢管加工而成。
9. 局部稳定如何保证?
答:局部稳定主要产生在焊接钢结构构件中,在热轧型钢中已经考虑过,不存在局部稳定问题。局部稳定主要通过设置加劲肋,限制板件的宽厚比来保证。
10. 柱间距如何确定?
答:门式刚架的柱距应综合考虑刚架跨度,荷载条件及使用要求等因素,一般宜取6m,7.5m,9m。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根据建筑要求,荷载条件等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当然柱距考虑在内。
11. 何谓钢结构的层状撕裂?
答:层间撕裂是钢材的一种脆性破坏,一般发生在较厚的板中。引起层间撕裂的原因除了Z向必须形成足以引起撕裂的约束力外,主要是与钢板轧制过程中在板厚方向上形成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构造以及钢板冶炼过程中硫,磷出现中心偏析有关。如果沿板厚方向非金属夹杂物被压成薄片,出现片状杂质引起钢板的分层(夹层)现象,则会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恶化,急剧降低Z向延伸性和塑性,当焊缝收缩时,极易产生层间撕裂。
12. 吊车工作制问题
答:吊车的工作制级别应根据吊车的使用频率以及载重量达到额定起重量的频率确定。吊车的工作制区分A1-A8,A1-A3是慢速的,一般安装机械使用,或者仓库使用,属轻级工作制。A4-A6属于频繁间歇工作制使用,比如吊装货物装卸,为中级工作制。A7-A8,属于繁重工作制使用,为重级工作制。
13. 吊车梁能预起拱吗?
答:9M可以不起拱,但不许下挠。18M,按1/1000起拱,即18MM,中部水平段5000MM,两端6500MM起拱,呈折线状、上弦下弦为平行状态(折线起拱)。
14. 什么是应力蒙皮效应?
答:应力蒙皮效应是指在建筑物的表面覆盖材料(屋面板和墙板)利用本身的刚度和强度对建筑物整体刚度的加强作用。例如,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中,围护板与檩条以及板与板之间通过不同的紧固件连接起来,形成了以檩条作为其肋的一系列隔板。这种板在平面内具有相当大的刚度,类似于薄壁深梁中的腹板,檩条类似于薄壁深梁中的加劲肋,板的四周连接墙梁或檩条类似于薄壁深梁中的翼缘。这种构造具有蒙皮效应功能,可以用来传递板平面内的剪力,承受板平面内的各种荷载作用。
15. 怎样区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答:钢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前者指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极限状态;后者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时的极限状态。
钢结构可能出现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有: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②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③整个结构或其中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而倾覆;④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⑤结构出现过度塑性变形,不适于继续承载;⑥在重复荷载下构件疲劳断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