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鄂商赴团风进行民营钢结构调研

    • 更新时间:2010-5-8 9:47: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钢结构招聘网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2010年4月10日,由《鄂商》杂志联合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发起的“鄂商团风行——民营钢结构产业突破调研”一行数十人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的带领下,来到团风县经济开发区,在团风县委书记洪再林、团风县委副书记郑丰成、团风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刚林、团风县经济局局长孙东华的陪同下,走进繁忙的建设工地,考察了湖北辉创重型工程有限公司、鸿路钢构集团、湖北中南钢结构有限公司。

      双方就“民营钢结构产业如何突破”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研讨会上,针对团风钢结构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紧缺、提高资质加强企业竞争力、招商引资等问题,在座的各行各界专家均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叶青对团风钢结构发展提出,要继续做大做强成为中部最大钢结构产业基地的要求。

      随行考察的企业家还有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局长特别助理聂兆庭、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志、以及招生就业办主任张兹伟,武汉鑫格林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部长陈方棣,湖北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建等人。

      团风县委书记洪再林:团风历史悠久,素有“鄂东农户”和“小汉口”之称,交通便利,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的北岸,紧邻华中特大城市武汉,毗邻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最近的县,大庆至广州、武汉至阴山两条高速公路以及京九铁路县城至武汉天河机场仅一个小时车程。

      团风经济开发区有城南工业园、城北钢构产业园以及石榴红工业园,已建成和在建的面积达到了6200亩,目前已经落户的企业有58家。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钢结构以及配套项目29个,其中已经投产的企业有75家,在建的项目有5个,已签约和即将动工的项目有9个,总投资达到45个亿,全部项目投产之后,全县钢结构及相关产业,可年产钢结构110万吨,用钢量达到120万吨,总产值达到115个亿。2007年被“中国建筑经售协会”授予“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称号。省政府在2008年、2009年包括今年,连续三年将团风钢结构产业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性的产业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团风钢构产业是典型的“无中生有”的产业,浙江的县域经济就是“无中生有”。浙江一个县自己不种树,却是中国最大的三夹板生产基地。搞工业不要只想当地有什么资源,而是要去市场的找空白点。

      无中生有是个好做的事情,很多地方都会来抢,钢构产业从某些方面来说技术要求也不高,因此团风在钢构产业上还是要有危机感,将无中生有做成自己长久的优势。阳逻是武钢的深加工基地,和武钢仅有一桥之隔,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做大做强,先可以板上钉钉的说不到30家,这显然是不够的,要做大中南地区最大或者全球地区最大,至少要有100家以上。

       从团风的现状来看,我建议可以增大一些产业面积,还必须要有做大做强的目光。目前是湖北最大,中部最大,先找准在全国的位置,才可以找到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游的建设,形成产业链。以某一个品牌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湖北辉创重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戴辉:湖北辉创重型工程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正式投产,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60亩,整个室内加工厂房是3.5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创造销售收入4.5个亿。纵观辉创的发展,抓住机遇是关键,眼看近几年国家大力投入桥梁基础钢构输出,于是辉创加大厂房设备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近三年的发展终于在市场上取得一定份额,并在业内小有名气,但是仍有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一,资质升级受限大,处在瓶颈之中,以辉创现在的能力已经完全达到一级标准,但是可能受限于时间、规模、各项指标等问题,如果将来突破了瓶颈,发展前景肯定会更好;第二,在资质取得以后,想要参与一级市场的竞争,这样一来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湖北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建:以“放大镜的经济效应”来看,提议团风钢结构集群企业,组成一个钢结构协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资源整合,当某一家企业拿不下项目的时候,几家企业可以共同完成,用产业整体发展的合力,带动各个企业的做大做强。共同打造集群产业的品牌,提升形象才能打响名声。

      举出“富士康”离开武汉的例子,指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有强烈环保意识,依法进行环保控制,领导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带领企业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注重环保的贯彻和执行,不仅要以资质为目标,更要以达到国际上的质量体系为要求,才能做大做强走出国门抢占国外市场。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志:作为主要以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为主体,培养建设类高等技能人才的学校,可以和团风合作,建立教育教学基地,可以派学院的老师、学生在企业进行实地的教学、实习、甚至就业,为团风输送人才。从长远角度来看,真正打造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不仅是效益问题,还有工程质量。所以我们作为教育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职工干部培训,提高素质方能提高质量。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局长特别助理聂兆庭:团风要把“武汉拟大力建设桥梁、路轨基础钢构”这个政策用足,着力打造中部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基地,而不仅仅是钢结构。在发展过程要多多拜访央企龙头,联合央企多向政府参事进言,得到领导重视,最好是受国务院温总理亲自批示,会加速团风钢结构产业的发展。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钢结构招聘网
    分享到:
    关闭窗口
    行业资讯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