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常规网架等大跨屋面的时候,风荷载计算,新荷载规范明确规定了屋面跨度大于36米要考虑风振系数,但荷载规范的风荷载风振系数计算公式是针对高层建筑而言的,屋面没有具体公式,一般重要项目是做风洞试验,但像常规网架跨度40米以上的很常见,不可能都去做试验吧,不知道大家怎么去考虑这个系数呢?或有什么近似公式可以参考。
有时候碰到很多钢结构敞开建筑,屋面体型系数是否要考虑下压风荷载体型系数?荷载规范只写了这种情况是敏感建筑,要考虑体型系数反向验算但没明确反向取多大数值。一般如何考虑呢?论坛有的说只有屋面坡度30度才考虑反向验算,似乎规范也不是这个意思。
1. 还是应该仔细阅读规范及条文啊 ,规范8.4.2条条文明确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需考虑风振的屋盖结构指的是跨度大于36m的柔性屋盖结构以及质量轻刚度小的索膜结构”,至于什么结构形式是柔性屋盖、刚性屋盖、半刚性屋盖,我想这个问题你需要自己补习下,(换言之,屋盖越刚的结构形式,风振的危害相对也就越少,甚至多数情况下,都不起控制荷载作用)
第二“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内外规范均没有给出一般性计算方法”,房屋结构风振问题是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敏感问题,只限于科研研究,要写进规范,还不具备条件
2. 国外规范(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关于风振动对结构的影响,并没有像国内规范8.1.1条分“受力结构”为风振系数和“围护结构”为阵风系数,其实在国外规范这就是一个系数,只是不同条件下计算方法不同取值不同
3. 个人建议,对于无法做实验及明确参照资料的情况下,普通屋盖结构(刚性屋盖和半刚性屋盖)的风荷载计算按公式8.1.1-1,其中风振系数参照公式8.1.1-2也就是表8.6.1,对于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取值可以保守些。(依据的是8.1.1条条文说明的最后一段)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