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问题内容

    游客
    两层的钢结构商场二层位移比很难控制
    问题分类:钢构技术   浏览:1165  发布时间:2018-6-18 22:19:32

    各位大神,现在在做一个两层的商场,一层组合板,二层夹心岩棉复合板,其它指标都很Ok,就是二层位移比很难控制,怎么办

    我个人感觉这个指标是在刚性假定前提下算出来的指标,但是二层不能按这个来,所以觉得有问题

    哪位钢结构大神能指点下

    回答问题
    回答 共2条回答

    游客

    按框架体系走的

    回答:2018-6-18 22:19:35

    张建青[专家]
    回答问题:287个
    点此咨询

    1)定义——“楼层位移比”指: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位)平均值的比值;
      2)目的——限制结构的扭转;
      3)计算要求——考虑偶然偏心(注意:不考虑双向地震)。
      2、“层间位移位角”
      1)定义——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与层高之比;
      2)目的——控制结构的侧向刚度;
      3)计算要求——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
      3、综合说明:
      1)现行规范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对结构扭转和侧向刚度的控制,即通过对“楼层位移比”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扭转的目的;通过对“层间位移角”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最小侧向刚度的目的。
      2)对“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是宏观的。“层间位移角”计算时只需考虑结构自身的扭转藕联,无需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
      3)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本质是对抗侧力构件承载力的一种放大,属于承载能力计算范畴,不涉及对结构扭转控制的判别和对结构抗侧刚度大小的判断。
      4)常有单位要求按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控制“楼层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这是没有依据的。但对特别重要或特别复杂的结构,作为一种高于规范标准的性能设计要求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
      位移比---  位移比的大小反映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同周期比的概念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在高归4.3.5条中位移比和周期比是同时提出的)
      B 规范条文  抗规第3.4.3.1条规定: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及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在考虑质量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C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  程序中对每一层都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断是否满足规范。
      且注意位移比的限值是根据刚性楼板假定的条件下确定的,其平均位移的计算方法,也基于“刚性楼板假定”。  控制位移比的计算模型: 按照规范要求的定义,位移比表示为“最大位移/平均位移”,而平均位移表示为“(最大位移+最小位移)/2”,其中的关键是“最小位移”,当楼层中产生0位移节点,则最小位移一定为0,从而造成平均位移为最大位移的一半,位移比为2。则失去了位移比这个结构特征参数的参考意义,所以计算位移比时,如果楼层中产生“弹性节点”,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规范要求:高规4.3.5条,应在质量偶然偏心的条件下,考察结构楼层位移比的情况。  层间位移角:程序采用“最大柱(墙)间位移角”作为楼层的层间位移角,此时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的计算条件。

    回答:2018-6-19 16:25:20
    不错的回答!管理员给予了3积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