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登录]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钢结构行业!
  • 问题内容

    游客
    钢结构焊接如何进行施工?
    问题分类:工程管理   浏览:1678  发布时间:2012-1-12 19:08:44
    各位能帮小弟详细讲解下钢结构焊接施工流程及工艺吗?
    期盼中!
    回答问题
    回答 共5条回答

    游客
    吊装 > 定位 > 点焊 > 焊接
    回答:2012-1-12 21:39:15

    游客
    楼上不靠谱....看我的:
    首先进行焊前准备工作,焊前准备包括坡口制备、预焊部位清理、焊条烘干、预热、预变形及高强度钢切割表面探伤等。
    焊条、焊剂使用前必须烘干。一般酸性焊条的烘焙温度为75~150℃,时间为1~2h;碱性低氢型焊条的烘焙温度为350~400℃,时间为1~2h。烘干的焊条应放在100~150℃保温筒(箱)内,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超过4h应重新烘焙,重复烘焙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焊条烘焙时,应注意随箱逐步升温。
    焊接施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引弧与熄弧 引弧有碰击法和划擦法两种。碰击法是将焊条垂直于工件进行碰击,然后迅速保持一定距离;划擦法是将焊条端头轻轻划过工件,然后保持一定距离。施工中,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在坡口内引弧的局部面积应熔焊一次,不得留下弧坑。
    2.运条方法   电弧点燃之后,就进入正常的焊接过程。焊接过程中焊条同时有三个方向的运动:①沿其中心线向下送进;②沿焊缝方向移动;③横向摆动。由于焊条被电弧熔化逐渐变短,为保持一定的弧长,就必须使焊条沿其中心线向下送进,否则会发生断弧。焊条沿焊缝方向移动速度的快慢要根据焊条直径、焊接电流、工件厚度和接缝装配情况及所在位置而定。移动速度太快,焊缝熔深太小,易造成未透焊:移动速度太慢,焊缝过高,工件过热,会引起变形增加或烧穿。为了获得一定宽度的焊缝,焊条必须横向摆动。在做横向摆动时,焊缝的宽度一般是焊条直径的1.5倍左右。以上三个方向的动作密切配合,根据不同的接缝位置、接头形式、焊条直径和性能、焊接电流、工件厚度等情况,采用合适的运条方式,就可以在各种焊接位置得到优质的焊缝。 
    3.完工后的处理
    焊接结束后的焊缝及两侧,应彻底清除飞溅物、焊渣和焊瘤等。无特殊要求时,应根据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组织状态、熔敷金属含氢量和力学性能决定是否需要焊后热处理。
    回答:2012-1-13 9:47:43

    游客
    楼上太复杂,我来总结下:
    1、焊接要选对焊接方法,手工焊,自动焊,气焊有不同优缺点;
    2、注意焊接条件,例如焊接位置,焊接温度,焊接周围环境;
    3、焊接坡口形式,焊缝尺寸;
    4、焊接参数选择;
    5、焊缝缺陷检查。
    回答:2012-1-14 9:33:16

    游客
    详细的来啦: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 施工方法
    1.1 主要施工方法
    1.1.1 先对柱子按图下料并焊好每一节点的牛腿、筋板等,焊后检查、处理、保证柱子的直线度翘曲等工艺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
    1.1.2 在预制平台上将柱、梁拼装成片,组装成门字形结构,然后视情况组装成井字型立体结构吊装。
    1.1.3采用分片安装,用汽车吊吊装,联系梁等单根吊装。
    1.1.4 采用相对标高法对就位后的钢结构找正后,安装连系梁,先主梁、后副梁,然后铺设平台。
    1.2 施工技术准备
    3.2.1 组织施工班组人员熟识图纸及附属设计文件或相关资料,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安装程序及安装质量控制点及要求和安全教育,切实做到质量第一、文明施工。
    3.2.2为了确保焊接组对质量,施工现场根据钢结构的具体安装位置铺设钢结构预制钢平台。
    3.2.3 按照本措施中第8条检查施工机具、检测工具及手段用料和施工用水、电的准备情况;按照本方案第9条准备好施工记录表格。
    1.3 材料的检查和验收
        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应由业主、监理单位组织,会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1.3.1 钢结构工程所采用的钢材、焊材,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3.2 钢材表面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的1/2,断口处不得有分层等缺陷。
    1.3.3 钢结构焊接用焊材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且不得有药皮脱落,焊材锈蚀斑痕等情况。
    1.4. 原材料的号料、切割
    1.4.1 在材料的号料、切割前,应对钢材外观尺寸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缺陷,应矫正后方可切割。本工程中型材、钢板主要采用氧-乙炔切割。
    1.4.2 用钢材火焰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根据钢材性能选定,但不得超过900℃。材料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a)钢板的局部平面度小于1.5mm,其中当板厚大于14mm时应小于1.0mm;
        b)型钢的弯曲矢高小于型钢长度的1/1000,且不超过5.0mm;
        c)型钢或H型钢的扭曲不得超过h/250且不大于5.0mm,(h表示型钢的截面高度);
        d)角钢肢的垂直度小于b/100(b表示角钢肢宽);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小于b/80,工字钢、H型钢翼板对腹板的垂直度小于b/100,且不超过2.0mm;
        e)矫正后钢材表面无明显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小于0.5mm;
    1.4.3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尺寸,现场放样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号料、切割。特别是框架1,每一设备底座梁,各立面斜撑角钢的外形尺寸,一定要认真核对后方可切割、下料。
    1.4.4 切割前,应清除切割区域内铁锈,污物等,且切割后断面不得有裂纹、缺口;切割面熔渣、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
    3.4.5 切割后构件应用油漆标号(标识:图号—件号或长度、规格)。
    1.5 构件的预制
    1.5.1 按图样要求将钢结构的柱、连接梁、连接板、牛腿等预制并编号分开堆放,柱、梁的连接在平台上进行。
    1.5.2 焊接时,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卡要求,按要求施焊,不得随意焊接。
    1.5.3 预制合格的立柱应满足以下要求:
        a)柱身弯曲矢高小于柱身的1/1000,且不超过12mm;
        b)柱身扭曲:≤8mm;
    1.6 钢构件的地面组对
    1.6.1 组对时铺设好预制平台,支撑牢固,完全能承受构件重量。

    1.6.2 钢结构在平台上组装成门字形钢结构前,应在平台上进行实物放样,标出各连接处部件名称,并与施工图纸认真核对,并保证各立柱中心线与横梁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垂直,确定无误后方可组对。
    1.6.3框架上所有部件全部组对完毕,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施焊,同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焊接。
        a)首先焊接同一断面处梁与柱交接处节点,在同一断面应以对角的顺序或同时对称地焊接。
        b)各节点的焊接,应先焊接柱与连接板之焊缝,然后焊接梁与柱或梁与连接板之焊接,每一节点的焊缝应采用对称形式,并根据焊缝长短不同而采用分段退步焊接。
        c)最后焊接各次要节点及次要梁与斜撑之焊缝。
        d)柱子底部有斜撑时,靠柱脚侧支撑应待安装就位后焊接,以免严重变形。
    1.6.4 框架焊接完毕后,应复测各参数,比较两者差距,分析原因,可作为下一步组装参考。
    1.7 钢结构的焊接、检验
    1.7.1 钢结构的焊接必须经焊工考试并取得相关项目合格证的焊工担任。
    1.7.2焊接用焊条必须经过烘烤,并放在焊条筒内,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
    1.7 3焊接时,焊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母材上引弧,严格按要求顺序焊接。
    1.7.4 焊接完毕后,焊工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及两侧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焊缝金属表面应均匀无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气孔等缺陷。
    3.8 基础的复测、检查
    3.8.1 钢结构安装前,对基础轴线、基础顶面水平度、标高、螺栓孔位置、中心距等进行复测,并办理交接手续。
    1.8.2 钢柱柱脚采用垫铁安装。斜垫铁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加劲板下或柱肢下,每组斜垫铁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铁长度的2/3,二次灌浆前垫铁组层间应点焊接固定。
    1.9 钢结构安装
    1.9.1 基础验收合格后,按要求放置好垫铁,用垫铁调节柱脚板的顶面标高及水平度,当符合规范要求后及时拧紧地脚螺栓。测出每排基础中心线并用样冲在柱脚板上眼标记。
    1.9.2 分片吊装就位后的构件先用4根牵引绳张紧、固定,后可依靠牵引绳用倒链及微调柱脚板下垫铁的方法,采用相对标高法对钢结构找正。
    1.9.3安装联系梁和平台横梁时,可根据现场情况搭设脚手架,以保证施工安全。
    1.9.4 安装钢结构过程中应控制各参数:
        a)柱脚板中心线对定位轴线偏移小于5.0mm;
        b)柱标高基准点允许偏差介于-8.0至5.0mm之间;
        c)柱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1000,不大于35mm;
        d)横梁的跨中垂直度小于梁截面高度的1/500,对牛腿中心偏移小于5.0mm;
        e)同一跨间梁顶面高度差小于全长的1/1500,梁跨中垂直度小于偏差h/500(h表示梁截面高)。
    1.10 梯子、平台、栏杆安装
        a.)为减少空中作业,平台立柱上悬臂梁或斜撑及外圈梁应在地面组跨时安装完毕。
        b)框架上全部平台梁吊装、就位完后,方可焊接。焊接时应先从主梁,后副梁。安装完平台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花纹钢板,并严格按施工图纸要求施焊,严禁漏焊、少焊。
        d)平台栏杆的安装,应注意栏杆的垂直度,高度和栏杆间距,拐角处平滑过渡。
        e)梯子安装时应保证与平台或立柱连接牢固、可靠。
    f)平台、栏杆、梯子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清除焊渣、毛刺打磨处理各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梯、平台及栏杆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备注
    1        平台长度和宽度        ±4        
    2        平台两对角线        6.0        
    3        平台面的不平直度        3.0        
    4        梯子的纵向挠曲矢高        ≤Lt/1000        Lt—梯子总长
    5        梯子的踏步板不平直度        ≤l/100        
    6        斜梯踏步间距        ±5        
    7        栏杆高度        ±10        
    8        栏杆立柱间距        ±10

    2 质量保证措施
    2.1 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运行,全体施工人员应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
    2.2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熟悉每个工序的安装要点和质量要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制度;严格工序检查,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2.3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部署及有关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作业,施工过程中必须作好施工原始记录,并有检测人员签字。
    2.4 及时进行基础中间交接,对工程质量停检点以及隐蔽工程等,应及时统治监理、建设单位共检,办理验收确认手续。
    2.5 在大风天气,室外焊接应搭设防风棚;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0℃时,宜采取焊前预热以及后热等措施。
    2.6在立柱、钢架梁吊装过程中,应视具体的结构形式在易变形的位置加Φ89×5的钢管或型钢予以固定,待钢结构安装稳妥后进行割除。
    3 HSE保证措施
    3.1 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公司、项目部和建设单位制订的安全生产有关规程制度。
    3.2 施工中必须佩带必备的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立柱、横梁、连系梁安装等高空作业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牢靠且经安全人员确认后方可使用,脚手架搭设杜绝探头板。
    3.3 立柱、横梁、联系梁安装等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须佩带安全带,其作业工具袋装,避免坠落伤人。
    3.4 各种施工机具设备应经安全员的确认后方可操作,且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3.5 吊装时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环境内,吊车服从起重工安排,起重臂下及吊车转动范围内严禁站人。
    3.6 钢结构吊装过程中,严禁切割构件上连接件或临时加固件。
    3.7 施工产生的垃圾、废料应定点堆放,定期清理。焊条头的处理按照公司《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执行。
    3.8 高空施工产生的垃圾不得直接扔下,采用编织袋或其它容器密闭盛装,用绳索或吊车将其放下。
    3.9 现场应文明施工,材料或半成品堆放整齐。下班前及时清理场地,做到整洁有序。
    4 主要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
    4.1 主要施工机具
    序号        机 具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12t        台                
    2        可控硅整流焊机        ZX5-400D        台                
    3        交流焊机        BX-500        台                
    4        角向磨光机        Ф100        台                
                    Ф150        台                
    5        倒链        1t        个                
                    2t        个                
                    5t        个                
    6        氧气乙炔表                套                
    7        焊条烘干箱                台                恒温箱
    8        焊条保温筒                个                
    9        螺旋千斤顶        5t~10t        个                
    10        铝合金直梯        8 m        把                
    11        半自动切割机        SP-100        台                
    12        磁力钻        Ф30        台                
    13        加减丝        Ф48        套                
    14        手锤        2~4㎏        把                
    15        橇棍        六角头L=1500        条                
    4.2主要检测工具
    序号        机 具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准仪        D-2        台                
    2        钢圈尺        5m        把                
    3        钢圈尺        30m        把                
    4        直尺        1 m        把                
    5        角尺        900  L=500        把                
    6        角尺        450        把                
    7        水平尺        2mm/1000mm        把                
    8        磁力线锤                个                
    9        焊缝检验尺                把                
    10        透明胶管        Ф10        m

    回答:2012-1-15 8:39:13

    钢构专家[专家]
    回答问题:24个
    点此咨询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 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的检查和验收
    3.原材料的号料、切割
    4.构件的预制
    5.钢构件的地面组对框架
    6.钢结构的焊接、检验
    7.基础的复测、检查
    8.钢结构安装
    9.梯子、平台、栏杆安装
    10.整理竣工资料
    回答:2012-1-17 20: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