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排水方式 其排水方式可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类。 (1) 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排出或通过水舌排出的排水方式,又称自由落水。虽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但雨水由屋檐直接泻至地面,造成飞溅,必然侵蚀外墙勒脚,影响建筑物坚固耐久性,同时影响人行道的交通。 (2) 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口、雨水管等排水装置引导至地面或底下管沟的排水方式。其克服了无组织排水方式存在的问题,得到广泛应用。在选择排水方式时也受到一些特定条件的限制,积灰尘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如火力发电厂、铸造车间、炼钢炼铁车间、锅炉房等,产生大量粉尘积于屋面而造成排水管道堵塞,因而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有腐蚀介质的工业建筑屋面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如某些化工厂,某些有色金属冶炼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散发大量腐蚀性介质,会造成排水管道等设施腐蚀。故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方式有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外排水指排水管沿建筑外墙面设置,雨水管不进入室内,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减少渗漏,使用广泛,尤其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和沿街建筑应优先采用。内排水是指排水管沿建筑内墙面、柱面或管道竖井设置。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严寒地区的建筑和屋面宽度过大的建筑。对高层而言,外排水不宜维修,亦不安全;严寒地区外排水宜造成冻结。屋面宽度过大的建筑,无法用外排水方案排除屋面雨水,故宜采用内排水方案。 2.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其作用就是使屋面雨水排水顺畅,排水路线短捷,避免因积水等原因造成屋面渗漏。其设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划分排水区 其作用便于较均匀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雨水管),一般按一个雨水管负担150~200m2屋面面积设置,屋面面积以其水平投影计算。 (2)确定排水坡面数量 一般平屋面建筑屋面宜采用双坡排水。以缩短雨水水流路线。进深较小的屋面和沿街建筑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单坡排水。坡屋顶则顺其造型为单坡、双坡或四坡排水。 (3)天沟断面尺寸和天沟纵坡的坡度 天沟即屋顶上的排水沟,当设屋檐时为外檐天沟(又称檐沟);当设女儿墙时为三角天沟。 为使其汇集和迅速排除屋面雨水,其断尺寸应依据建筑物所在地降雨量和汇水面积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其净宽应≥200mm,天沟上口至纵坡分水线的距离应≥120mm。同时天沟应沿长度方向设纵向排水坡,一般取值为0.5%~1%左右,如图10-3所示。 (4)雨水管设置 其材料种类很多,有铸铁、塑料、镀锌铁皮、陶土管等。考虑其耐久性,荷重及装饰效果,现广泛采用改性PVC等塑料管。一般民用建筑常用75~100mm管径,单独用于阳台、露台或面积≤25m2,可选用50mm管径;工业建筑常采用100~150mm管径。雨水管设置位置应合理,要既便于排水,又不影响使用,亦要充分考虑对立面效果的影响,其设置间距要合理,过大会导致天沟纵坡过长,垫坡材料加厚,必增加荷载,减少天沟容积,雨量过大时,易溢向屋面,而引起渗漏或沿天沟外侧涌出。故一般间距取值为18~24m |